線上聯繫表
姓名
E-mail
電話
居住地
您的情況
驗證碼 驗證碼,看不清楚?請點擊刷新驗證碼
 
- 新聞>>移民新聞
又一新美國EB-5投資移民項目暴雷,操盤手竟是“老熟人”[2025-04-16]

 
新法之後,EB-5欺詐會少嗎?我說過多次了,不見得。

年初確定暴雷的信托,是我見過的最惡劣的EB-5項目欺詐之一:新法項目,疑似暴雷,更為惡劣的是至今還有人在繼續招搖撞騙:EB-5欺詐,套娃新款,現在還有,就在小紅書:小紅書,EB-5詐騙集散地,還能時不時刷到。

這幾天,有投資人找到我咨詢,說是項目欺詐。看了下項目,又是直投。

先大致看下項目介紹,挑出來一部分業務相關的:



項目宣傳,說實話風格還挺漂亮的,不像前段時間看過的雜牌項目,幾個投資人想規避的風險點都明確出來了(當然,虛假的方式),很清晰,一看東西就是老手,不是像大部分直投項目新人做的。

不過,我都說了N遍了:EB-5到處都是坑,那么不如做直投?,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聽我的建議,最主要原因是直投項目方的進入門檻太低,核實或盡調成本太高,無法判斷真偽。

Noodles項目,EB5Sir之前就有看到有人推廣,當時聽說印度裔的項目,還以為主要賣給印度人呢,他們喜歡做直投,沒想到坑的還是中國人。

該項目在23~24年間,在國內進行募集,招募了大概十多戶家庭。

項目操盤人是一位叫Sarabjit Singh的印度裔,去年有投資人的I-526申請被拒,而項目方失聯不進行回複,引發了投資人的懷疑。

根據移民局的I-526拒簽信,可以看到,移民局根據調查,質疑其商業計劃的可信度,包括:

1. 申請所用的項目公司,未在當地政府進行注冊登記;
2. 沒有房產租賃合同;
3. 沒有開工營業的任何動作;
4. 提供的房東聲明沒簽字沒公司抬頭

根據投資人聘請的維權律師進一步的調查發現:

1. 所謂的與Noodles的加盟許可協議根本不存在;
2. 不同投資人的I-526文件裏的租賃協議,是同一套模版,經核實系偽造;
3. 項目操盤人,Sarabjit Singh,同名同姓,2018年有詐騙記錄;
4. 國內中介竟然是當年詐騙案,舊金山區域中心,主謀之一;

當年,大名鼎鼎的舊金山區域中心,2017年被SEC起訴(2017,SEC打響第一槍|EB-5要聞深入報道:奧克蘭英雄的墜落),國內負責人Peter Hu在19年與Thomas一起被欺詐立案起訴(舊金山區域中心欺詐案,3位負責人被刑事起訴),大老板被判了(舊金山區域中心老板被控刑責),而他至今還未歸案。

就是這個Peter Hu,當年在被SEC起訴之前,有人發給我項目合夥人不和的訴訟材料之後就知道早晚暴雷,小範圍和幾位朋友打了招呼,消息傳到他耳裏,找我喝茶。暴雷後,不知所蹤,N多年過去,也算是一面之交的“老熟人”了。

沒想到,會再次聽到這個名字。

今天早上,碰巧是先有一個舊金山區域中心第一個呼叫中心項目的投資人,2013年左右投資的,I-829面臨被拒找我咨詢。“舊金山區域中心”、“呼叫中心”,我想了半天這么熟悉的名字,就問Ta是不是那個什么Tom/Peter的項目。

呼叫中心一期,36個投資人,本來可能所有項目裏幾乎是唯一有可能拿到綠卡的,最終還是面臨錢卡兩失。

一天兩遇,Peter Hu。

我還以為,舊金山區域中心暴雷之後,他躲起來不敢再露面了,當年200多個被害的中國家庭肯定在到處找他。沒想到,搖身一變,還沒離開上海,開了新中介公司,還在賣EB-5,而且還是欺詐項目。

一個正經人,更何況一個聰明人,不可能兩次成為欺詐項目的幫凶。

據說,他前段時間還賣過另外一個欺詐的電信連鎖項目,最近還換了阿斯頓馬丁。

車價俺不懂,豪車更不懂,一個人的80萬就夠了吧。

EB-5這行,還是這句話,人傻錢多快來。

不知道還有哪個行業,可以出這樣連續詐騙的,信托那個賈某人也一樣。都是在這個行業裏,一而再再而三的,屢屢得手。

中國投資人,缺乏海外投資經驗,既什么都懷疑又非常容易輕信,掉進這種明顯的騙局裏,真的很難阻止。

還沒上車的,還是建議來EB5Sir這裏:EB-5“答疑解惑”圈,起碼信托這種在這裏攔下過不少人。好好做功課:新投資人,EB-5專欄|3月25日更新,少刷小紅書:小紅書,EB-5詐騙集散地

PS. 有投資人已經委托了銳澤律所報案維權,該項目投資人可以聯系該律所: (sye@reidwise.com)。

文章來源:美國EB5一點通

來源於:美國EB5一點通
版權聲明
版 權 所 有 : 翻 印 必 究©1984 - 2025 Immigration Ex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502454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