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文中,我們分享了美國移民政策研究院(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對目前經濟危機對移民潮(含移民到美國和從美國移民到其他國家)的潛在影響提出的四個問題的兩方面,在本文中,USLawChina將與讀者分享最後兩方面:
一、 此次經濟危機開始之後,除經濟因素外,還有哪些原因能解釋移民的變化?
1、 不斷變化的聯邦移民執行政策及其延伸出來針對非法勞工及其雇主的各州州法;
2、 驅逐出境率一直居高不下;
3、 美國經濟衰退對各個移民輸出國(尤以墨西哥和中美洲為甚)經濟影響的深度和速度;
4、 貨幣波動是人們手中決定命運(移民到美國、留在其他國家或返回母國)的百搭牌(wild card);
5、 各國反移民情緒(anti-immigrant animus)的強度;
6、 持續加強的邊境執行的效力;
7、 相較于同移民輸入國(如美國)的經濟狀況的聯繫而言,移民回流(即移民回歸祖國)的出現與其母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發展以及通行政策放寬的關係更為緊密。
二、 經濟衰退時期,美國勞動力市場中的移民怎樣過活?
經濟蕭條對所有勞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經濟不景氣令其中一部分勞工——移民勞工的處境更加艱難,成為勞工群體中的弱勢群體。原因主要有三:
1、 移民勞工(尤以來自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一帶和拉丁美洲的移民為甚)的人力資本特性(human capital characteristics, 包括語言、教育和移民美國前工作經驗)程度較低:
研究表明,在商業週期中,低技術工人(less-skilled worker)、有色人種(non-whites)、年輕工人和職場新人是最為弱勢的群體,亦是經濟衰退時期,高失業率的人群。此外,在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下,與其失業,很多擁有高技術、高學歷的勞工寧可選擇“低就(move down the skill chain)”,這便將低技術勞工擠到勞動力市場的邊緣;
2、 移民勞工大多集中在經濟低迷時期較早、較為嚴重遭受失業衝擊的行業部門:
經濟蕭條直接衝擊了金融行業、非金融服務業(non-financial service)、建築業、房地產、製造業、旅遊業。此外,由於對於能源需求的減少,油價暴跌,從而也間接增加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失業率;
3、 針對移民的政策的變化使得移民在經濟蕭條時期的處境更加艱難:
1996年開始實施的《個人責任和工作機會協調法案》(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Opportunity Act)規定,在美國居住不滿五年且沒有公民身份的合法居民不享有聯邦主要的幾種公眾福利,例如現金福利(cash welfare)和食物券(food stamps)這些在失業期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經濟困難時期極其重要的生活支撐。某些州,如加州、紐約州、德州和新澤西等州為了填補空前的財政赤字紛紛撤回了曾涵蓋新近移民的一部分州級福利,這對失業移民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